close

sddsf dfg fdgdf dfgfg sddsf 

單車,進階了!從「休閒」騎入「生活」 單車,進階了!從「休閒」騎入「生活」~~~~~~~~東方線上/王維德單車風潮從07年「練習曲」響起,讓原本的小眾運動頓時成為全民休閒。根據經建會目前統計全台已完成846公里自行車道,02年迄今投入共18億5,800萬元在規劃與興設上(註1)。加上溫室效應的暖冬現象,與丹麥哥本哈根近日正舉行全球氣候變遷會議,節能減碳相關議題使這項身價已經水漲船高的原始交通工具再度受到重視。 而台北市今年也在信義區仿效巴黎Velib(註2)概念設置了YouBike,並且在敦化南北路規劃自行車專用道,企圖將單車從「假日休閒」帶進「平日生活」當中,配合環保與節能的目的,打造全新的台北通勤文化。 單車上班族 從運動健身的目的開始出發 首先根據東方線上2010年版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調查國人購買單車的主要動機,其中以短程代步佔56.5%居多,其次是43.3%休閒娛樂和37.7%運動健身,上下學/班通勤佔17.6%。顯示國人購買單車的主要考量為取代平時在活動範圍的步行或作為假日休息時的休閒活動。 不過觀察東方線上08~10年版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中國人的主要通勤工具,近3年來摩托車族依舊佔領7成是最大的比例,腳踏車則有別於其他的交通工具從07年11.3%攀升至09年18.2%。再進一步以職業別來分析,年齡還不到考駕照的學生,純粹將單車作為通勤與短程代步的工具佔3成5左右,是單車族的大宗。平時到菜市場、超市買菜購物,或者到銀行郵局辦事情時則會以單車代步的家庭主婦從07年18.5%升至90年23.7%。至於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以單車作為通勤工具的比例從4.5%攀升至11.6%,成長幅度達157%,運動健身和休閒娛樂是他們購買單車的主因。不過上班族選擇摩托車作主要通勤工具近3年來仍保持8成,自用車則維持在近5成。表示以往身為最大交通廢氣排放量的上班族購買單車的出發點是為了健康著想,或是可以在假日時與親友好友騎單車,享受乘風漫遊的休閒樂趣。但是如果家裡離公司太遠,在時間和距離的考量上還是寧可選擇摩托車或自用車。 沒有完善的規劃 將單車城市的友善打折 其實上班族在環保的態度和行為上,不論是在資源回收、自備購物袋還是購買環保概念產品的表現都比學生和家庭主婦好。甚至在為了減少空氣污染,選擇騎腳踏車或搭大眾交通工具也從07年38.4升至08年48.6。以台北市為例,如果真要以單車作主要通勤工具,必須考慮到非常多因素:自行車道的安全性,像是敦化南北路的自行車常遭計程車佔道而必須要繞道而行,也可能因此騎上人行道與行人爭道;停放單車的相關配套措施,目前尚有不少公共區域並未規劃妥善的停放機制,走出木柵線的科技大樓站便可看到右手邊的人行道被單車停得窒礙難行;路線的限制,大多數居住台北縣的上班族嫌距離太遠,也並不是每座連結台北市橋梁都有自行車道等,都是使騎單車通勤變得不方便。 如果相關單位真的有心打造一個友善的單車城市,創造全新的台北通勤文化,那就更應該深入瞭解單車族的生活形態,同時兼顧其他通勤族的權益,建立一套完整減碳綠生活的配套方案。 參考資料註1: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1461 註2:http://en.wikipedia.org/wiki/V%C3%A9lib%27 iSURVEY行銷週報2010/01/08小洪隨筆:沒事多運動,多運動沒事。

 

好站推薦:http://blog.yahoo.com/_L42Q3SC6KHXNHRLABHAYE7RD3E/articles/pag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vecri 的頭像
    lvecri

    回到家

    lvec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